第三届“迈向人民的中国社会学”学术演讲会纪要

mgm美高梅79906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09日

字体: 关闭本页

编者按:12月2日,mgm美高梅79906成立大会暨第三届“迈向人民的中国社会学”学术演讲会在mgm美高梅79906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40余名社会学领域专家学者相聚一堂,线上线下同步参与了本次盛会。会议的圆满召开在中国社会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大大提升我校社会学学科的知名度。本次第三届“迈向人民的中国社会学”学术演讲会共设有4个平行论坛,20余位社会学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了线上交流发言,分享研究各自经验,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现将学术演讲会会议纪要整理如下:

 

主旨发言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王思斌在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之不发达地区的共同富裕》的发言中,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点出发,聚焦中西部农村地区如何跟上现代化步伐,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深入地阐述

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邴正在题为《社会发展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发言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质进行阐述,对西方现代化的文化矛盾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对韦伯理性主义文化差异论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建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的一系列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社会变迁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张翼在题为《现代化、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的发言中,阐述和分析了现代化不同阶段的社会结构转型的特点以及所存在的转型风险、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路径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民族学学会执行会长麻国庆以《作为方法的云贵高原》为题的发言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学、民族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思路和方法

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mgm美高梅79906学术委员会主任、特聘教授周晓虹在题为《社会学本土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绵延不断的学术追寻(1930-2020)》的发言中,基于中国社会学者的个人生命进行研究思考,阐述了对上世纪30年代至今几代中国社会学者探索中国社会学本土化与融入世界知识体系的双重过程。

 

平行论坛

云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谢寿光在题为魁阁精神与云南乡村大调查的发言中,介绍云南乡村大调查的学术旨趣、调查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模式等,多维度的解读了学术报国,把学术研究与改造社会的实践相结合的魁阁精神,让我们对知识分子的家园情怀,家国情怀与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刘少杰在题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空间社会学的理论视野与时代意义的发言中,凭借对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深度理解和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积累,为我们阐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空间社会学的理论事业,并从理论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勾勒出空间社会学研究的新动向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深圳大学特聘访问教授蔡禾在题为城市社区治理绩效的实证研究的发言中,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区分了可视的和非可视的城市社区的治理绩效,并与社区的社会结构、社区社会资本、社区组织资源等为自变量,分析了这些社区要素对社区治理绩效的影响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立中在题为“中国社会”理论与中国“社会理论”的发言中,对中国社会理论与中国社会理论二者的关系与各自的逻辑理论进行了辨析,对社会理论研究和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过程研究中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拓宽了中国社会理论的研究视野

南京大学mgm美高梅79906教授、社会学系主任翟学伟在题为面子理论与拟剧论之比较的发言中,以跨学科的学术视野,创新性的比较了面子理论与拟剧理论的异同,其研究视角方法与话语体系都极具本土性,对我们从理论上解释中国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张文宏在题为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的发言中围绕共同富裕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共同富裕表述的历史演变,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及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学思考等内容展开分析,拓展了社会学视野下对共同富裕的思考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mgm美高梅79906特聘教授周怡在题为厚与薄:全球化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发言中,谈及全球化过程中东西方文化,特别是传统价值观念的差异,同时对价值观念与价值观进行了辨析,指出如何定选真正能反应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价值观念的路径,并将其提炼为厚与薄这一全球化向传统观、传统观念、价值观变与不变的机制

 

平行论坛

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关信平题为《完善新时期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政策》的发言中,深入阐述了社会学与社会政策视野中的“人民”,并指在新时期需要从总体提高社会政策的水平、优化社会福利结构、增强社会政策的公平性和更加精准的福利供给等方面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政策体系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王宁题为《政策社会效应、儒家式体认与基层政策行动》的发言中指出,政策行动中的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张力是一个持久的话题,形式理性常压制实质理性,工具理性常压制价值理性,在制度环境维持不变的条件下,可借助政策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来克服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以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张力。儒家式体认在基层政策行动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上可以发挥作用,可以纳入到政策行动的主观能动性空间中。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胡荣题为《善治之基:中国民众的获得感与政治支持》的发言中,深入阐述了获得感如何影响民众的政治支持不同维度地获得如何影响不同层面的政治支持问题,指出获得感的三个维度个人发展感、社会公正感、民生获得感)对特定支持都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个人的发展感知越正面,对政府政策的评价和满意度越高;民众的社会公正感越强,对政府政策的评价和满意度越高;民众获得感越强,民众的特定支持率越高。

吉林大学哲学mgm美高梅79906院长、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田毅鹏题为《东亚村落“空洞化”问题的发生及其对应之策》的发言中指出,村落“空洞化”有阶段性演化步骤,即人的空洞化、土地的空洞化和村的空洞化。村落再生具有多元模式,如从农业引发工业的东亚乡村建设传统,日本农协的再组织化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春光题为《中日韩的贫困涵义及其政策干预问题研究》的发言中指出,中日韩三国在贫困问题上既有相似性也有不同性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中日韩对贫困问题的政策干预在社会保障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点,如生活保障制度中适用抚养义务标准是三个国家的一个共同之处。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毛丹题为建国初社会组织体系的型构及其特征的发言中,提出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审视社会组织的思路,聚焦于1949195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组织体系,指出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的型构和特征

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陈阿江题为《生态脆弱区的乡村振兴之道》的发言中表示,西部乡村发展的核心是环境与经济,提出切断“生态的恶性循环”,采用农牧结合、林光互补、农光互补等举措,重建“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观点。

 

平行论坛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刘欣在题为《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的发言中,通过定量分析,揭示了民众的宏观—微观公平感及其与相应的正义原则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只有无悖宏观与微观正义原则,才能兼顾公平与效率,保持社会发展的活力,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华中科技大学mgm美高梅79906院长、教授丁建定在题为《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收入分配制度功能认识的转变及其政策意义》的发言中,阐述和分析了包括党对收入分配政策功能认识的变化,相应的政策取向的变化,相应的政策取向下收入分配现实状况的变化,同时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共同富裕要特别重视分配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叶敬忠在题为《共同富裕研究的问题导向与短板视角》的发言中,从自己的阅读与研究体会出发,回顾了当前关于共同富裕研究的核心议题和焦点问题。他认为,在共同富裕研究领域,学术界应当进行反思,应有明确的问题导向,从短板视角出发关注那些不富裕的和相对贫困的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

武汉大学mgm美高梅79906院长、教授贺雪峰在题为《论中国城乡差异》的发言中,指出城乡关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城乡之间不仅存在着差距,而且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理解城乡之间的差异才能真正理解城乡之间的差距。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文军在题为《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新挑战》的发言中,从知识谱系和宏观的角度阐述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对社会学知识体系的挑战和影响。他认为,不确定性社会学研究要从基本认知、价值观、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等方面入手,勾勒出现阶段不确定性社会学体系,以此回应实践层面现代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特征。

上海大学mgm美高梅79906院长、教授黄晓春在题为《风险治理及其深层挑战》的发言中,从中观层次,在组织学视角下对风险治理何以为难展开分析,并提出要注意到风险治理所需要的一些重要组织与制度条件,以此为切入点可以更好的探索当代中国风险治理体系构建的重要路径。

 

平行论坛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主任、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王天夫在题为《<乡土中国>中的社区空间》的发言中,指出费孝通先生在勾勒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的基本特征过程中展示了空间与地点的关系。空间与地点对于社会而言,是其存在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相互建构的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杨典在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发言中指出,深入理解中国的国家、家庭和“关系”等“元制度”的内涵和作用,有助于从系统和整体角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底层逻辑、现实根基和关键变量。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教授冯仕政在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治理的发言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对社会治理提出挑战,在新发展阶段应将社会治理提到对美好生活、高质量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定位社会治理需要由小社会向大社会、小治理向大治理转变。治理要采用新手法,即应由为社会向靠社会转变,由精社会向细社会转变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何雪松在题为定点帮扶:联结、转移与共享的发言中指出,定点帮扶是中国式现代化中促进共享共富的具体社会机制,这一机制的前提是帮扶方与被帮扶方建立政治联结,从政治联结拓展到其余领域的联结。人才、知识、技术、物资、资金、理念和信息的转移是帮扶的内核。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教授、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主任梁玉成在题为在华外国移民研究与反思的发言中指出,国际移民跨国流动的基本社会共识被新冠大流行所挑战,全球配置的国际移民,作为全球经济的引擎停止了流动,但是经济的全球化运作并没有停止,功能性代偿机制涌现。

华中师范大学mgm美高梅79906院长、教授符平在题为迈向乡村振兴的引领型融合治理:产业振兴中的政府驱动与企业驱动》的发言中提出,农业产业振兴的实践中,引领型融合治理可能构成一种有效模式引领型融合治理既非完全自上而下的指令控制,亦非自下而上的自由放任,而非无权威中心的协商合作,是对国家-市场、国家-社会、市场-社会理论中预设的二元对立思维的摒弃。引领型融合治理突出国家以创新方式动员多元主体共同解决问题、创造新秩序。引领型融合治理有政府驱动模式、企业驱动模式。

 

                                                  (文字理整:赵元梁、何燕兰、李圳雨、肖雪梅)